自2019年11月最高检部署开展“加强行政检察监督,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”专项活动以来,洛江区检察院积极行动,主动承担化解行政争议的主体责任,在沟通协调中完善检察监督机制,近日化解了一起长达2年之久的工伤认定行政争议案件。
工友玩笑致重伤
洛江区河市镇白洋村王某系辖区某环保材料公司的员工,2019年1月,在清理机台时,工友胡某出于开玩笑,用高压气管对着王某肛门处喷气,导致王某乙状结肠破裂。
2019年1月,王某向洛江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,该局认为案情不符合《工伤保险条例》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,作出《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》,王某无法获得工伤保险的赔偿。随后,王某提起行政诉讼被驳回诉讼请求,王某以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不当为由向洛江区检察院申请监督。
公开听证化纠纷
洛江区检察院立即组成办案组,由王声典检察长任组长包案化解。办案组一方面向区人社局调取了相关行政执法卷宗和诉讼材料,核实案件事实与证据。另一方面多次走访白洋村,与王某面对面沟通、了解案件情况,听取意见,了解王某的诉求,为化解工作奠定基础。
为彻底化解矛盾,洛江区检察院决定召开听证会,听取各方意见,力争达到案结事了。听证会由办案组长主持,并邀请区人大代表、人民监督员、洛江区河市镇白洋村村委会代表三位听证员参与听证。会上,承办检察官介绍查明的事实,听证会围绕王某所受伤害是否构成工伤的争议焦点进行调查。最终,通过充分的释法说理和真诚沟通,王某主动要求撤回监督申请,并承诺息访息诉。
一揽子化解争议
洛江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把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放在司法为民上。在了解到王某因伤情未愈,失去经济来源,但仍须进行第三次手术等困难时,洛江区检察院积极联合区人社局向慈善总会申请慈善救济;同时结合最高检“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”专项活动,王某作为因案返贫的农村贫困人员,符合司法救助条件,办案组遂将救助线索移送本院第三检察部。
办案组在入户中还得知王某儿媳因瘫痪常年卧病在床;王某妻子也因承受不住生活压力而离开了人世等情况后,洛江区检察院与区妇联沟通协调,为王某儿媳争取建立长期帮扶救助,相关程序正在推进中。“这两年,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,使得我村村民王某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。感谢检察机关为王某做的这些工作,让他解开心结,感受到司法的温度。”洛江区河市镇白洋村驻村干部感慨地说。
洛江区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,及时了解群众诉求,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,让案件当事人在检察监督过程中能够充分发表意见和阐释理由,将案件的办案过程、事实证据、法律适用全部摆到明面上,公开在监督下,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,实现了案结事了政和。